孟瑋介紹說,要推進重點領域專項治理。在論文造假、考試作弊問題治理領域,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明確指出,嚴肅查處違背科研誠信要求的行為,并視情節追回責任人所獲利益,按程序記入科研誠信嚴重失信行為數據庫,實行“零容忍”,在晉升使用、表彰激勵、參與項目等方面“一票否決”。在涉金融失信問題專項治理領域,發布第十六批涉金融領域黑名單共計415個,包括嚴重失信債務人、非法集資個人、非法集資企業和其他嚴重違法名單。
孟瑋還介紹了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機制、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強化失信聯合懲戒、開展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等方面的情況。
為完善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機制,保障失信主體權益,今年5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完善“信用中國”網站及地方信用門戶網站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機制的通知》,明確了涉及失信行為的行政處罰信息分類范圍、行政處罰信息公示期限、規范開展信用修復、強化信用修復工作主體責任等相關工作。按照該通知要求,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日前發布第一批可承擔信用修復專題培訓任務的13家信用服務機構名單和第一批可為信用修復申請人出具信用報告的62家信用服務機構名單。
在加強信用信息歸集共享方面,截至6月底,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歸集總量持續增長,累計歸集各類信用信息368.83億條。“信用中國”網站公示行政許可信息1.26億條,行政處罰信息3935萬條。
在強化失信聯合懲戒方面,6月份,新增失信黑名單主體信息50.31萬條,涉及失信主體45.55萬個,退出失信黑名單主體12.04萬個。據介紹,自2013年10月實施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公布制度起,截至6月底,全國法院累計發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1443萬人次,累計限制購買飛機票2682萬人次,限制購買動車高鐵票596萬人次,437萬名失信被執行人懾于信用懲戒主動履行法律義務。
在開展公共信用綜合評價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第三方機構深入推進對全量市場主體進行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目前已完成3313萬余家市場主體第一期試評價。同時,持續開展上市公司、托幼等重點領域行業評價。“信用中國”網站公布了第四期涉天然氣領域評價結果,為開展信用監管提供了重要支撐。